外陰痛的多模式治療 (Vulvodynia :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)

外陰痛的多模式治療 (Vulvodynia :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)

外陰痛的治療強調的是跨領域、多模式的治療,雖然這樣的花費最大,但治療的效果最好。

是什麼在痛 (pain generator)、哪邊在痛、怎麼痛起來的?

這些資訊對診斷很重要,外陰痛原因很多,愈精確的回答能夠讓診斷更正確。醫師也會以棉棒觸診,內診做檢查。目前也有一些輔助性的檢查: 例如盆底超音波、MRI,陰道張力器,然而診斷上仍以臨床為主。

可能產生疼痛的原因包括

神經性的: 包括神經的上中下段,體神經中薦椎S345或是骶神經Co1、骶神經叢、會陰神經、骨盆腔的交感神經 (Impar 神經節),到前庭皮下的神經末端。

肌肉性的: 骨盆底肌張力過大 (Hypertonic floor),無法收縮及放鬆。可以內診診斷,甚至可用骨盆底超音波證實。

轉移痛: 間質性膀胱炎、慢性攝護腺炎、子宮內膜異位症,所產生的反射性疼痛。

心因性的: 外陰痛和焦慮症、慮病症、憂鬱症、災難化思考、過度警覺有相關,然因果不一定。

免疫性的: 根據外陰部病理切片,外陰痛的患者有神經增生、荷爾蒙受器密度高的現象,跟肥胖細胞 (mast cell) 也有關; 有過敏的人得病機率比為2倍。也許跟人類乳突細胞 (HPV) 感染也有關係。

治療的方式

為多模式的治療,包括有藥物 (口服及局部)、骨盆底物理治療、認知行為治療、生物回饋治療、肉毒桿菌、多層次神經阻斷術、骨盆底肌肌痛點注射、射頻燒灼,神經調控 (經陰道神經電刺激TENS,經表皮神經電剌激,薦神經根刺激、脊椎刺激器SCS)、外科手術 (前庭整形,半切除)。由非侵入性的治療開始,有研究提出一個治療流程思考。

Vulvodynia – An Evidence-Based Literrature Review and Proposed Treatment Algorithm  Pain Practice, Volume 16, Issue 2, 2016 204–2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