椎間盤疼痛是下背痛一個重要的原因。在文章上比較少提及,但根據研究約佔30%-40%,這種椎間盤病變疼痛跟椎間盤突出造成坐骨神經壓迫是不同的。主要疼痛處是位於中軸和脊椎兩側的位置,可以傳到單側或是雙側臀部,但很少感傳到腳。
椎間盤分為中央的髓核,外圈的纖維環、上下面的軟骨終板。椎間盤疼痛具有基因性、化學性、及力學性的特色。所以可以有家族遺傳的傾向、且大多出現在20-50歲的年輕人。因為椎間盤的髓核含有很多引起發炎的前趨物質,當椎間盤的纖維環有破裂,髓核中的物質和纖維環外緣的神經末稍接觸,就會引起發炎性的疼痛; 導致出現持續性、波段性的疼痛,並且睡覺時也會疼痛(休息並不能完全改善)、並有晨僵等發炎性特徵。在力學上如果姿勢不良、久坐、久坐後站立、重覆性的前彎/旋轉、負重都會加重疼痛。
診斷
目前沒有一個特定的診斷是完全標準,但臨床上根據椎間盤疼痛的特性,搭配影像學檢查可以做出正確的治療方向。
中樞趨向及震動測試 (Centralization Phenomenon and Vibration Bone test)
Mckenzie 評估中提出椎間盤的問題,如果往矯正方向,重覆動作,會讓疼痛移向中軸,這種現象稱為中樞化趨向,同時這個方向的動作,可以回正跑位的髓核。另外在脊突做震動測試,若出現相同的背痛,也表示為椎間盤疼痛。
核磁共振造影 (MRI)
在MRI上出現High Intensity Zone (HIZ) in Anulus fibrosus, end plate with Modic Type I change, Schmorl’s node 代表纖維環、終板出現破裂,髓核滲裂造成發炎反應,可以幫助診斷為椎間盤的疼痛。
椎間盤攝影 (Discography)
這被認為是黃金標準的診斷方法,因為後來發現偽陽性過高,同時可能增加之後的椎間盤退化而漸漸少用。診斷的標準包括: 可以誘發相同型態的下背痛、不正常的椎間盤影像,在臨近其他節段並無法誘發症狀等特色。
生化指標 (Biomarkers)
如同心肌梗塞,可以抽血驗出心肌蛋白酵素來確診一樣; 因為椎間盤疼痛具有化學性特質,加上檢驗方法的進步,應該可以在血清中找到一群蛋白質的組合,同時兼顧敏感度和特異度來確定椎間盤疼痛。目前的方向在提出一組蛋白質在椎間盤突出、椎間盤疼痛、非間盤性下背痛、健康組的差異。期待以後能以抽血檢驗來印證椎間盤疼痛。
治療
口服止痛藥、肌肉鬆弛劑是合理的第一線治療,此外切忌因為疼痛而休息不動,仍需保持適度的背部活動。
再來就是復健治療、至於拉腰是否有用,仍是爭議的。物理治療 (包含Mckenzie方法)、認知行為治療、針炙/乾針治療,為第二線治療。
半侵入性治療
椎間盤熱凝治療 (IDET),目前多無使用。硬膜外類固醇注射(EPI),主要應用在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壓迫時,長期效果還不確定。目前蓬勃發展的為椎間盤再生治療: 在椎間盤注入間質幹細胞(MSC)、血小板濃縮液(PRP),骨髓抽取物、軟骨細胞等,初步成果另人滿意。
手術治療則為後線治療,包括全人工椎間盤置換術(Total Disc Replacement, TDR),脊椎融合手術、微創或內視鏡減壓手術,可合併纖維環修補、人工髓核置人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