髕骨軟化症跟髕股骨疼痛症候群,有著同樣的致病機轉,只是髕骨軟化症特指髕骨側和股骨接觸面的變化而已。有的醫師認為可以視為同一疾病,有的醫師不同意,然而目前的治療方向,並無不同。
髕骨軟化症是前膝痛最常見的原因,特色是久坐後站起時疼痛 (theater knee),蹲下過程特別疼痛、跪著疼痛、上下樓疼痛,但走路還好。原因是只有在膝彎曲時,髕骨和股骨的關節面受力最大。從外側沒有壓痛點,除非做髕骨磨擦測試 (Patellar Grind test),Critical test (股骨外轉,先在膝彎曲的各角度做等長收縮10秒,如果能誘發疼痛,將膝蓋打直放鬆,將髕骨往內推維並維持住,再測一次,如果疼痛減少,即為陽性)。一般較常發生在年輕女性、骨盆寬、內翻足、過重、需要反覆蹲著工作的人身上。
X 光的膝蓋Merchant view 可以看到髕骨外翻。最準確的還是MRI,
髕骨軟化症依MRI 分期,可以分為
Gr 0: MRI 正常
Gr I: 髕骨表面正常,軟骨下骨髓水腫 (subchondral bone edema)
Gr II: 髕骨軟骨出現裂縫
Gr IIII: 軟骨片狀缺損或局部潰瘍
Gr IV: 軟骨下骨缺損
鑑別診斷很多包括:
脂肪炎(Hoffa fat pad disease)、退化性關節炎、膝軟骨解離症(osteochondritis dissicans)、髕骨韌帶炎、高低位髕骨(patella alla, patella baja)、膝關節皺劈症 (plica)。
肌力不平衡是主因
肌筋膜不平衡是髕骨軟化症的主因也是在復健治療時的基本原理,一般會考慮到
前後肌群不平衡
股四頭肌、臀肌、膕肌無力、腓腸肌緊繃及無力: 深蹲時以上肌群需要離心縮,若是太緊繃就會讓髕股骨關節壓力變大。反之上樓時需要向心收縮,若是無力也會讓關節負擔太大。
內外側不平衡
髕骨外拉的力量大於內拉的力量,使髕骨滑行的軌道偏向外、外翻。擴筋膜張肌、股外側肌過強,股內側肌群 (特別是股內斜肌VMO及股直肌內側) 過弱。
足內翻、扁平足
足內翻,會造成小腿內轉,反之亦然。使得髕骨軸心偏外而產生髕骨軟化症。
Q angle> 15゜
膝內翻,或骨盆前傾,髖內收肌緊繃,造成Q angle 過大,使得髕骨軸心偏外而產生髕骨軟化症。
治療
並無一致性的治療,大原則如下
肌群的伸展及強化:
依照肌肉不平衡的原理,過緊的肌肉一定要拉伸,不能只是強調股四頭肌的強化運動
口服止痛藥
髕骨貼紥及固定
足弓墊:
因下肢力學結構所引起的髕骨軟化症時,例如足內翻、下肢過度內轉、Q angle 大,可以用足弓墊來改善力學的角度。
注射治療:
PRP (血小板血漿濃縮液) 及增生治療 (prolotherapy),於膝關節的附近肌腱、韌帶著骨點注射,包括關節內、股四頭肌的髕骨附著處、髕股骨韌帶、網狀結構、內外側副韌帶、髂脛束作注射。
手術
髕骨軟骨清創、鑽洞、網狀結構釋放手術、髕骨韌帶移位…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