皰疹後神經痛 (Postherpetic Neuralgia,PHN)

皰疹後神經痛 (Postherpetic Neuralgia,PHN)

皰疹後神經痛約佔皰疹患者的5-20%,年紀大的、前期症狀明顯的 (還沒出疹,就有神經痛、異常感覺)、皮疹嚴重的 (>50個皮疹)、患處一開始就異常疼痛的人比較容易產生皰疹後神經痛。帶狀皰疹病毒也稱水痘病毒(Varicella Zoster virus, Chickenpox virus, Humanherpesvirus type 3, HHV3 ),年輕初次感染時會產生水痘,後來潛伏於顏面神經、背根神經節、自主神經,被激活後產生帶狀皰疹。

9成以上的人成年人都得過水痘,為了預防皰疹病毒再活化,最好的方法就是施打皰疹疫苗。研究證實,皰疹疫苗可以降低帶狀皰疹的發生率、嚴重度、及皰疹後神經痛。

藥物治療

第一線用藥

抗癲癎藥,Ca channel A2-D blockers (Gabapentin/Pregabalin)

有頭暈、嗜睡、水腫、拉肚子的副作用,Gabapentin 每周增加300mg, 直到最大劑量 (1800mg-3600mg)。Pregabalin則可以在一周內調到最大劑量 (300-600mg)。

三環抗鬱劑,TCA (Amitryptylline/Nortriptylline/Despraminie)

在心臟病、癲癎、青光眼的病人要注意使用,會有口乾、體重增加、嗜睡的副作用,同時需數周的使用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
麻藥貼片,Lidocaine patch

一天最多三片,一次使用6-12小時,裁剪後貼於疼痛區域皮膚完整處,最常見的副作用仍是局部皮膚的刺、痛、癢、水泡,在有心律傳導障礙的患者需小心使用。

第二線用藥

嗎啡類,Opioid (Tramadol)

一周增加50-100mg, 最大劑量為400mg,年長者為300mg

辣椒膏,Capsaicin cream/patch

介入性治療

當第一二線的藥物治療沒達到預期的效果時,可以考慮加上介入性的疼痛治療,以安全性、經濟性、低侵入性做為選擇的參考。依序包括皮下注射 (類固醇、局部麻醉劑、肉毒桿菌)、經皮電刺激 (TENS)、星狀神經節阻斷術、脊椎旁注射阻斷、脈衝射頻、脊髓刺激。

內毒桿菌皮下注射

皮下注射肉毒桿菌,可抑制有關疼痛的神經傳導物質 (例如Substance P, Glutamate),在疼痛範圍約1-2公分的距離注射一點,每點4-5U,總劑量100U 或200U,約一周後達到最大效果,效果可持續1-3個月。

類固醇+-局部麻醉劑皮下注射

神經受傷後造成的發炎反應及神經水腫,會造成周邊敏感化及疼痛閾值降低。類固醇可降低發炎反應。每2周一次,連續3次,但要注意類固醇造成的皮膚褪色及凹陷。

星狀神經節阻斷術

疼痛的時續和交感神經的活化有關,星狀神經節在阻斷交感神經的活性。但此研究是基於臉部的帶狀皰疹,且是預防性的施打。

經皮電刺激 TENS

為一安全、非侵入性的治療,TENS 可以抑制背角,抑制疼痛下行傳導路徑,產生內源性的嗎啡。高低頻皆可,每天30分鐘,持續1-2個月。也有研究搭配皮下Vit B12+Lidocaine 注射。

反覆性脊椎旁阻斷

有研究提出使用反覆性的脊椎旁阻斷 (放入導管) 來治療皰疹後神經痛,隔天或一周兩次加藥阻斷,單次性的阻斷多用於預防。包括脊椎旁阻斷 (paraveterbral block) 及豎脊肌平面阻斷 (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)。

神經調節 Neuromodulation

利用射頻快速的改變神經細胞膜的電位,造成電解質的進出及神經電位去極化 ;可做調節的位置包括周邊神經 (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)、背根神經節 (Dorsal Root Ganglion, DRG)、脊髓 (Spinal Cord Stimulation, SCS),射頻參數各異,止痛的理論根據也都不同,但效果多是立即及持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