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外陰痛其實並不少見,約佔4%左右,和氣喘的比例已經相當了。外陰痛的患者,在生理心理上都會承受巨大的痛苦,目前外陰痛目前並無統一、最好的治療方法,所以在治療上會採取多面向的整體治療。
診斷
外陰痛原因不明,可能是生產、外傷或感染後所引發。當局部檢查已經正常,但仍持續疼痛超過三個月以上時,就要考慮是外陰痛。症狀不一 (可參考 會陰部 -> 會陰神經痛 文章),首先需確定疼痛的範圍,是否只局限在前庭處 (小陰唇到陰道口的空間),這時可用棉棒觸診,看是否產生輕觸痛。若有則表示外陰前庭黏膜下的神經有慢性發炎反應,造成神經的過度敏感。再來需做指診,看看陰道旁骨盆底肌是否張力過大,是否有激痛點,若有常代表骨盆底肌過度緊繃,造成疼痛。當然也會兩者同時發生,或是疼痛的範圍更大,甚至引響到肛門口周邊。
神經敏感化、發炎所造成
會陰部的神經主要還是是會陰神經,和臀後皮神經的會陰分支所支配,當這兩條神經受到刺激,也會產生會陰痛。若是疼痛範圍有往尿道上方延伸,還需要考慮生殖股神經及髂股溝神經。
肉毒桿菌治療
近期因為肉毒桿菌素被廣泛使用在偏頭痛、斜頸、腦性痲痺、中風後痙攣、眼瞼痙攣,很多研究也使用肉毒桿菌素來治療外陰痛 ( Vulvodynia) 及慢性骨盆腔疼痛 (Chronic Pelvic Pain, CPP),原理即為肉毒桿菌素可以改善神經過敏化,及放鬆骨盆底肌,來達到治療的目的。
肉毒桿菌治療外陰痛及慢性骨盆腔疼痛,目前仍是非適應症的用法。治療的劑量和位置並無一致。有三盲研究指出,疼痛改善和劑量 (50U vs 100U vs Saline)也未必有關,甚至食鹽水注射也有效 (可能是激痛點針刺的效果)。治療可以是局部皮下注射 (vestibule, perineal body) 或是肌肉內注射 (obturator internus、pubococcygeus, puborectalis, iliococcygeus, coccygeus)。當肌肉內注射時,多採用經陰道內注射,但有些論文也發表經外陰部注射。被提到的副作用包括短暫的便祕、壓力性尿失禁、大便失禁,細菌感染…但都為短期,並與注射劑量有關(>100U)。然而總體的疼痛改善都令人滿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