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泌體 (Exosome)

外泌體 (Exosome)

外泌體是細胞內的一種囊泡,當細胞想要傳遞訊息時,會先將訊息物質包裏成囊泡即是外泌體,這些囊泡離開細胞後成為細胞間溝通的介質,之後被接收的細胞內化,外泌體釋放出這些物質,引導接收的細胞產生特別的反應。

細胞的囊泡有三大類: 微囊泡 (microvesicle)、外泌體 (exosome)、淍亡體(apototic body),外泌體最小,泛指大約在30-150nm 大小的囊泡。

外泌體內包含有: 各種生長因子、蛋白質、脂質、mRNAs (訊息RNA)、miRNAs (microRNA, 調控RNA),lncRNA (long noncoding RNA), 所以訊息傳遞時是屬於統包的型式 (cargo),同時給於目標細胞大量的調控訊息,快且多。

很多細胞都能分泌外泌體,外泌體也存在很多的體液中。不同來源的外泌體傳承了其母細胞的特性,所以來自幹細胞的外泌體,帶有其幹細胞的特性,間質幹細胞 (MSC,Mesenchymal Stem Cell) 產生的外泌體 (MSC-exosome),賦有間質幹細胞 “免疫調控” 及 “組織再生” 的兩大特點。

細胞治療 相對歷史悠久,各種實證醫學多,但保存運送困難、免疫反應較大、輸注時容易凝聚引起不良反應、不能穿透腦血管屏障 (BBB),個體間差異大,細胞本身會衰老。

外泌體  目前很多臨床前試驗、臨床報告,其優點是很少免疫反應、低致腫瘤性、分子小穿透佳,可過腦血管屏障BBB,規格統一,也方便前置 (preconditioning),

因分子小,可從各種治療途徑注入: 靜脈注射 (輸注時可能被肺、肝、脾攔截,所以目標的量較無法確定)、局部注射 (關節內、肌腱痛點注射)、經鼻滴入 (進入CNS)、塗抹 (可搭配皮膚雷射、微針)、吸入劑 (主要治療肺部)、眼藥水。

目前的研究發現在各種領域都可應用上外泌體,除了治療疾病、調節免疫、抗發炎、抗衰老退化、也可應用在疾病篩檢、藥物載體等方面。

外泌體是目前的當紅炸子雞,各醫學領域都有臨床實驗、分子研究,初步來看也都有很好的效果,目前更朝向定序出外泌體內的何種物質及其相對的功能發展。隨著外泌體前置、制造、純化、生產條件的進步,及不需擔心細胞療法的副作用,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研究出現。總結目前的研究發現及研究方向:

肌肉骨髂系統: 骨折癒合不良、退化性關節炎、骨質疏鬆、肌腱撕裂傷、椎間盤退化、股骨頭缺血性壞死

神經系統: 脊椎損傷、腦部外傷、中風恢復、周邊神經損傷、阿茲海默症、巴金森氏症、多發性硬化症、憂鬱症

外科: 傷口癒合、急性肝損傷、慢性肝硬化

心肺血管: 急性心肌梗塞、肺纖維化、急性呼吸窘迫 (ARDS)

泌尿系統: 急性腎衰竭、慢性腎病變

耳鼻喉: 神經感音性聽力喪失、顳額關節痛

眼科: 視神經病變、視網膜退化、角膜損傷

婦產科: 卵巢早衰

感染科: 敗血症、多種器官衰竭 皮膚科: 生髮、回春